清朝娴妃就是皇后乌喇纳喇氏,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朝娴妃简介,希望能帮到你。
清朝娴妃简介
纯帝继皇后(1718年-1766年),乌喇那拉氏,名不详,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,满洲镶黄旗,佐领那尔布的女儿,生于康熙五十七年(1718年)二月初十日,比乾隆小七岁。雍正年间,事高宗潜邸,为侧室福晋。 乾隆二年封娴妃,乾隆十年进娴贵妃,乾隆十三年,孝贤皇后崩,晋皇贵妃,摄六宫事。十五年八月初二,册立为皇后。
清朝娴妃成为皇后
雍正帝在位时,把她赐给弘历当侧福晋。弘历即位后封她为娴妃。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被封为娴贵妃。乾隆十三年三月皇后富察氏(谥孝贤)崩,中宫之位悬缺。当时弘历三十八岁,正值中年。皇太后(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)对于后宫无皇后之事相当关心,见娴贵妃端庄惠下,有母仪之风,遂下懿旨命乾隆立乌喇那拉氏为皇后:
皇后母仪天下。犹天地之相成。日月之继照。皇帝春秋鼎盛。内治需人。娴贵妃那拉氏、系皇考向日所赐侧室妃。人亦端庄惠下。应效法圣祖成规。即以娴贵妃那拉氏继体坤宁。予心乃慰。即皇帝心有不忍。亦应于皇帝四十岁大庆之先。时已过二十七月之期矣。举行吉礼。佳儿佳妇。行礼慈宁。始惬予怀也。钦此。
乾隆对此的回复是 朕以二十余年伉俪之情。恩深谊挚。遽行册立。于心实所不忍。即过二十七月。于心犹以为速 。因与前妻感情深厚,乾隆觉得皇后刚去世不久,尚在大丧期间就册立新后, 心有不忍 ,即使过了二十七月仍然觉得太快。但为了不违背皇太后的旨意,他采取了一个折衷办法,先在乾隆十三年七月把娴贵妃晋封为皇贵妃,摄六宫事(即代替皇后掌管六宫大小事务),暂代行皇后职务。但乾隆作得十分不情愿。他在诗中坦率地写了这样一句:六宫从此添新庆,翻惹无端意惘然。又自注道: 遵皇太后懿旨册封摄六宫事皇贵妃礼既成,回忆往事,辄益惘然。 (《御制诗二集 卷九》)
不仅如此,乾隆在立后之前特地乾隆静安庄向前妻告知此事,并为此大大解释一番,他说与先皇后举案齐眉,白头偕老是我的夙愿,续弦这事是怎么发生的呢,必定要有人孝顺太后,下率九位,这是一个要缺,不容虚置。
事见《御制诗二集 卷十九》
诣静安庄祭酒
序:恭奉皇太后懿旨以中宫久虚宜行册封之礼 ,岁月既易 ,吉庆臶临,勉遵慈谕,益睠芳踪,将颁明诏,奠以申怀。
鸾车邈仙踪,彤管垂思媚。
齐眉予夙愿,续弦谁所致。
上以奉慈宁,下以率九位。
唯此苹蘻重,义不容虚置。
十行伫颁诏,百感纷萦思。
仿佛凤帏前,翻然来相慰。
等到孝贤皇后27月的丧期过后,那拉氏于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日正式将那拉氏册立为新皇后。
在那拉氏成为皇后初期,乾隆与她的感情仍是比较淡薄的,具体体现在乾隆仍经常作诗怀念前妻,比如在他四十岁生日那天,大家都在为 中宫初正名偕位,万寿齐朝衣与冠 而庆贺,乾隆却 有忆那忘桃花节,无言闲倚桂风寒 (《御制诗二集 卷二十》)。在那拉皇后陪同他去真定行宫时,乾隆也想起旧人: 劝餐非昔侣,举案是新缘 ,并自注:丙寅年来此孝贤皇后相随。(《御制诗二集 卷二十 真定行宫晚坐叠旧韵》)
乾隆对那拉皇后的态度发生转变是在乾隆十六年,那年三月十一日,是孝贤皇后三周年日,正赶上首举南巡江浙,乾隆与那拉皇后奉皇太后驻跸杭州圣因寺行宫,皇帝在悼念孝贤皇后的一首诗中,无意地流露出对那拉皇后的内疚:
独旦歌来三忌周,心惊岁月信如流。
断魂恰值清明节,饮恨难忘齐鲁游。
岂必新琴终不及,究输旧剑久相投。
圣湖桃柳方明媚,怪底今朝只益愁。(《御制诗二集 卷二十五》)
这首诗中的 新琴 指那拉皇后, 旧剑 指孝贤皇后。
经过反思,乾隆领悟到并不是继后不如前妻,而是因为自己与前妻感情太深才疏远她。既然继后没什么过错,就不该受到过分的冷落。于是之后他便专注于培养与继后之间的感情。
乾隆十七年四月那拉皇后诞育了皇十二子,这时乾隆的心情自然是高兴的,不仅仅在上谕中批复 又皇后已生皇子。一切顺适吉祥 ,又为此写诗庆贺:
视朝旋跸诣畅春园问安遂至昆明湖上寓目怀欣因诗言志
视朝已备仪,弄璋重协庆。
注:适中宫诞生皇子
天恩时雨旸,慈寿宁温清,
迩来称顺适,欣承惟益敬,
湖上景愈佳,山水含明净,
柳浪更荷风,云飞而川泳,
味道茂体物,惜阴励勤政。(《御制诗二集 卷三十》)
随后皇五女、皇十三子永璟相继降生,也是那拉皇后所出,这些事例都表明乾隆与那拉皇后建立了融洽和睦的夫妻生活。
看了清朝娴妃简介的人还看了:
1.清朝宫女礼仪
2.清朝后宫的
历史
3.清朝最长寿的皇后
4.清朝
历史上紫薇格格
5.清朝请安礼仪